梨树县“公园微党课”:让红色教育“活”起来 党群连心“近”起来
“以前听党课要去会议室,现在在公园散步就能学,老党员讲的亲身经历比课本还生动!”近日,在梨树县韩州公园内,一场别开生面的“公园微党课”结束后,居民王大爷的感慨道出了不少群众的心声。为破解传统红色教育场所封闭、理论抽象、形式单一的难题,梨树县创新打造“公园微党课”品牌,已制作22期微视频线上传播,推动基层红色教育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走出了一条接地气、有温度的红色教育新路径。

传统红色教育中,固定课堂难触达群众、抽象理论难引发共鸣、单一形式难持续吸引关注,成为制约教育实效的“三大痛点”。针对这些问题,梨树县“公园微党课”精准破题,把课堂从会议室“搬”到公园、广场、凉亭,以开放的公共空间打造移动红色教育阵地,让群众在休闲中就能参与学习;邀请老党员、老干部、老兵、老教师、老模范组成“五老”宣讲团,用亲身经历讲述红色故事、解读政策理论,让抽象内容变得鲜活可感;采用“线下互动+线上传播”双线模式,线下设置讨论环节增强参与感,线上24小时内发布精剪微视频扩大覆盖面,有效避免了教育形式单一、效果断层的问题。

在破解痛点的同时,“公园微党课”还深度激活了基层红色教育的“三大资源”。梨树县充分挖掘“五老”群体的银色人才价值,将他们的革命经历、工作经验、人生感悟转化为沉浸式教育教材,让“身边人”成为行走的红色教科书,增强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赋予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新功能,通过简单布置打造“微阵地”,以小场景承载大教育,让红色元素融入群众日常生活;注重政策理论的“转化”,将生硬的条文转化为通俗的语言、鲜活的小故事,用“小故事”讲清“大道理”,让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践行。

如今,“公园微党课”已在梨树县构建起党群连接的“三零模式”。“五老”以邻居、长辈的身份分享,拉近距离实现“情感零距离”;现场互动问答、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打破隔阂做到“沟通零障碍”;活动后及时上线微视频,让未到场群众也能同步学习,达成“传播零时差”。这一模式不仅让红色教育焕发新活力,更架起了党群连心的“桥梁”,切实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下一步,梨树县将持续优化“公园微党课”模式,不断丰富内容载体、拓展传播渠道,让红色教育更贴近群众、更富活力,为基层党建和红色教育创新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梨树经验”。
吉公网安备 2203220200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