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黑土地论坛2017校地企三方对接会召开
9月3日,梨树黑土地论坛•2017校地企三方对接会在韩州宾馆三楼会议室召开,副县长张武及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与中国农业大学各分院代表进行深入交流,力求在我县扩大科技推广的覆盖面,让农民更多地得到专家一对一、手把手指导的机会,鼓励科技能人,建立试验田,引领农民深入开展黑土地保护,为东北黑土地发展以及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
张武在会上介绍了我县农业的基本情况。他说,建设“梨树现代农业综合体”,是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11年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农业大学在我县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综合研究,实现了技术流程的中国化、配套机具的国产化、推广示范的系统化,整合涉农资金近3亿元,集中打造了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国农业大学梨树实验站”“42公里精品环线”以及1000亩农业专家试验基地在内的“梨树现代农业综合体”,为开展农业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推进农村“五改”,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建设“三个平台”,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开展示范“家庭农场”创建行动,强化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推广“合作社+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家庭农场+农户+基地”等商业模式,规范引导工商资本投资农业。
会上,与会专家们同和各相关部门参会人员围绕如何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广特色小镇旅游,现代农业未来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等问题展开交流探讨。共同为促进梨树、东北地区以及我国北方地区的生态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国务院参事、中国农业大学何教授表示,在农村发展旅游业,推广特色小镇要确定目标、找准定位,推出主打产品,盈利能力较强的产业项目能够产生良性现金流。要多种经营模式共同发展,加强与农户合作,利益共沾,可节约前期成本。要有支撑项目,满足游客旅游度假的消费需求,加大力度对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小城镇建设的痛点,应补齐道路交通、功能设施、公共服务等短板,让游客流连忘返,提升小镇的自身造血功能和变现功能,保障稳定的正向现金流。
何教授指出,梨树是农业大县,最大特点是无污染,且人才、智能、资源优势比较明显,但资源稀缺,缺乏二三产业经验。就梨树的现代农业未来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要先确立农机教育培训体系框架,优化师资力量,促进专家合作。将培训工作纳入到中国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工作计划中,并和实验站统一协调,从而提供一个更适合农民的培训方案,最终养成一个适合梨树的粮食生产模式。
段教授认为,梨树的农业未来发展模式,是要农民分享到现代化过程中的红利,将本地资源情况系统研究,制定目标,准确定位,作出具体工作方案,也就是要先制定战略,再研究战术,最终达到目的。不能将种植和养殖单方面考虑,因为农业是一个综合的产业。段留生建议,梨树可以将种植和养殖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整套生态模式,打造出一个产业关联起来的生态模式,并且要调整好各产业的比例,最终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