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梨树黑土地论坛隆重举行
沃野千里,黑土传情。7月22日,由中国农业大学主办的第十届梨树黑土地论坛在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实验站举行。本次论坛以“黑土地保护与产能提升”为主题,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四平视察梨树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在更广的区域、更高的水平和更深层次上,加快在东北适宜地区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推动中国黑土区的黑土地保护和利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钟登华,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晓风,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林万龙,自然资源部土地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研究员郧文聚,四平市委书记王相民,中国平安产险吉林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曹旭,梨树县委书记赵光辉等领导和专家参加活动。
王相民代表四平市委、市政府向始终关心支持四平发展、主动投身黑土地保护事业的院士专家和企业代表致以衷心的感谢。他表示,四年前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四平视察,对我市黑土地保护利用“梨树模式”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殷切嘱托。四年来,全市上下坚定扛牢农业大市应有担当,像爱惜自己的眼睛一样全力养好用好黑土地,“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全域打响,“梨树模式”“4+X”创新升级,典型经验获国务院通报表扬,全市耕地质量综合等级达3.81、高于全国平均0.95个等级,全省唯一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落户四平。今天,各位专家学者、行业翘楚齐聚四平,共商黑土地保护利用大计、共谋农业现代化发展良方,必将以先进的发展理念、前沿的农业技术、一流的科研成果,共同奏响“保护黑土地、筑牢压舱石”的时代乐章。我们将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聚焦千亿级经济总量目标,打好打赢四平经济攻坚战、荣誉保卫战,实施项目攻坚、产业提升、乡村振兴、改革赋能、民生增祉、平安创建、固本强基、作风锻造“八大行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四平。特别是围绕做大做强大农业,坚决扛牢“国之大者”、彰显政治担当,巩固提升“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成果,深挖“梨树模式”技术潜力,积极开展低洼易涝区、沙土区、半山区和平原区技术体系研究,不断丰富“梨树模式”内涵外延,真正让工业思维植入农业发展、让黑色沃土孕育黄金粮仓,推动“耕地中的大熊猫”永葆生机活力。
钟登华代表中国农业大学向一直以来给予大力支持的农业农村部、科技部、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和各级政府表示衷心感谢,向长期以来致力于黑土地保护的各位专家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他说,黑土地是地球上最珍贵的土壤资源,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东北黑土地的保护与利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对东北黑土地实行战略性保护。梨树黑土地论坛正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黑土地保护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通过搭建多学科协同协作平台,有力推动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距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四平视察梨树已过去4年,4年来,中国农业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毫不动摇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进,强化科研攻关、技术推广、规模经营,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持续推动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取得扎实成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黑土地保护与利用任务更加艰巨,使命更加光荣,希望我们密切携手,同心协力,持续深化“梨树模式”,有力有效赋能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切实把“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造福亿万人民。
论坛发布了中国黑土区梨树模式技术标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曹晓风作了题为《饲草在黑土区盐碱地改良中的研究与应用》的主旨报告;郧文聚作了题为《协力共建新时代更高水平的黑土地国家粮仓》的主旨报告;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李保国作了题为《梨树模式时代意义与我们的使命》的主旨报告。
思想碰撞生火花,研讨交流聚智慧。论坛还设立技术分论坛(梨树模式技术研讨会)和气象分论坛(农业防灾减灾学术研讨会),诺丁汉大学博士Hannah Cooper(汉娜.库珀)、吉林大学教授李北伟等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分别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作专题报告,既有理论高度、思想深度,又有极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形成了丰硕的交流成果。
实地参观拓思路,蓄势赋能促发展。与会人员先后来到中国黑土地博物馆、梨树模式展示馆、梨树模式实训基地、梨树县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实地察看、详细了解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梨树模式”推广、合作社发展等情况。
开幕式前,王相民、赵光辉、毕志杰在梨树宾馆二楼会客厅会见了钟登华一行,就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梨树模式”推广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并实地参观了东北民主联军四平保卫战指挥部旧址、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中国农业大学吉林梨树实验站基地、中国黑土地博物馆。